首頁>炯柱博客

     返回

  炯柱博客 炯柱博客

目錄

 

封存

 

 
2009年6月05日


你為什麽成立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有人問我。
我好像被一股力量驅使,一定要完成此事。
誰驅使你?
部分力量來自與我一起創辦基金的志願人士,但命運彷彿已註定了我一定要踏上這路。
那你們是否因為要推廣音樂教育而開始合作?
音樂?音樂肯定是部分元素,但話説回來,部分基金創辦人並非音樂界人士。
你的話太玄了。你們到底怎樣開始這音樂義工的合作?
好吧,好吧。請聽我道來。


音樂是我成長的伴侶。我的父母及祖父母熱愛古典音樂。年幼時,在我還未能分辨什麼是管、是弦的時候,父親已堅持我要學小提琴;妹妹受命學鋼琴,而弟弟就被送到大提琴老師的授課室去。爲何蕭家孩子們要學三種不同的樂器?父母要我們定期在家演奏室樂!

1964年,我加入香港青年管弦樂團。1966年我成爲樂團首席。1968年,過了21歲生日,我「退休」了,但我實在太喜歡在青年樂團的日子,便決定留下來,當青年樂團的義務導師。

喜 歡音樂是一回事。但我從來沒把音樂當為終生事業。六零年代,香港沒有職業交響樂團,而我早在1966年2月便開始了36年公務員的生涯。工餘我參加了一些 與音樂有關的義務工作,部分是緣份的驅使(請看香港青年音樂協會35周年紀念音樂會場刊內以「緣」為名的文章),但也因爲音樂是我生命路途中的一個避難 所。無論生活擔子多重,困難多大,我仍可以在音樂這無疆世界裡找到一個暫避苦困的安樂窩。

2002年我退休了。當了三十多年公務員,我不想再做全職的工作。

2003年,我接到一位在位時認識的中國幹部來電「蕭先生你好。近況好嗎?我希望請你到我家鄉一遊。」

「謝謝您。我樂意到訪。」我說。「請問您家鄉在。。。。。。?」

2003年12月,我乘飛機到廣東省湛江市。接待我的是陳志雄局長。他帶我遊覽了湛江這個美麗的海港城市。

吃完了晚飯,我問陳局長:「你當湛江市幹部前任何職?」

「我拉小提琴,是湛江民間藝術團的團長。」陳局長說。

下一次再見陳局長時,我倆不再談公事了。以小提琴會友是件多美好的賞心樂事!我們拉了不少小提琴合奏曲目,包括巴哈的D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2004年三月,香港青年音樂協會在香港大會堂舉辦30周年紀念音樂會,作爲創會會員,我樂於出席,也邀請了剛在香港舉行招商會的陳局長,作音樂會的嘉賓。

音樂會結束,陳局長說:「唔,這樂隊水準不錯。蕭局長,你們會否考慮應邀到湛江市演出?」

「謝謝你。此乃求之不得的好事。」我說。「讓我們好好準備,明年復活節假期到湛江演出。」

過了三星期,陳局長再來電。「蕭局長,你能否再來湛江?我們有一間小學,辦了一個民族樂團。你來聽聽孩子們的演出好麼?」

我再到湛江,聽完了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學排練,馬上找陳局長。「好極了。小朋友水準很高,在香港我沒聽過有這樣水準的小學民族樂團。陳局長,我有一個希望。明年我來湛江時,可否讓香港青年音樂協會樂團和湛江第二十五小學樂團一起演出?」

2005年3月,香港青年音樂協會中樂團訪問湛江,與湛江第二十五小學民族樂團合作,為三千觀衆舉行了一場音樂會。次天在澳門演出,並與澳門培正中學交流。

以後的幾年,這類青年音樂交流活動接踵而來。湛江第二十五小學留給我深刻的印象。2005及06年,我邀請小朋友們兩次來港,在香港培僑中學表演,也在元朗大會堂音樂廳與香港三間小學舉行了港、湛學生交流音樂會。

年 青人連串的音樂交流活動給我帶來了美好的回憶。我恍彿回到六零、七零年代,再一次感受到和青年樂團團友們巡廻演出時那快樂的光景,重溫了訓練年青人所帶來 的成功感,也再一次鞏固我多年做音樂義工的一些信念:學樂器對年青人其實是一種挑戰。初學時那些噪音實在太難受了,孩子們幾經辛苦才學會基本功。但神奇的 是———過了這痛苦的日子,年青人進步神速。他們掌握了基本功後,信心和演奏音樂的喜悅溢於言表,不但不再害怕練習,更樂意接受新樂曲的挑戰。

訓練湛江第二十五小學及舉辦青年音樂交流活動重燃了我對培育年青樂手的興趣及信心,看見孩子們的進步,我決定把青年音樂交流活動推廣到香港及湛江以外的地方,也開展了2006-2008年一連串的交流活動。

這四年間,有四個朋友給我關鍵性的支持和鼓勵。

第 一位是陳文龍先生。陳先生是培僑中學舊生,也是2005年湛江第二十五小學民樂團訪問香港的贊助人。他看到第二十五小學同學們在培僑中學成功的演出,決定 繼續支援及贊助青年音樂交流活動。2006年,陳文龍先生、范威廉律師及幾位熱心人士成立了一個新的慈善團體———香港音樂交流基金活動。基金負責人出錢 出力、培育下一代的熱忱,令我深感敬佩。

第二位是我新加坡同事Edmond Siah先生。透過Edmond的介紹,我認識了新加坡幾間學校校長,開始了2006-2008年一系列香港與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青年音樂交流活動。

第 三位是香港高雷中學王雙琴校長。王校長2005年參加了香港青年音樂協會訪問湛江及澳門之行後,決定邀請青年音樂協會支援高雷中學成立民族樂團。這活動極 成功。高雷中學民族樂團成立於2006年,成員們不單參加校內表演活動,2007年接待了新加坡歐南中學民樂團,在高雷中學舉辦交流音樂會。2008年 12月,高雷中學民族樂團訪問新加坡,與歐南中學及馬來西亞居鑾中學民樂團在新加坡華樂團演奏廳作交流演出,場面令人感動。

第四位是普雲創意教育基金創辦人鍾普洋先生。2008年12月11日,在一個偶然的場合,我向鍾先生介紹了我辦的青年音樂訓練計畫。鍾先生馬上回應:「Gordon,你這主意好極了,好極了,好極了!好好去幹吧。我會以普雲創意教育基金支持你這項工作!」

到了2008年年底,我已把青年音樂訓練活動推廣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但做這工作時,我只是隨機應變,沒有一套全面的計畫。

一項新聞報導令我睡醒了!

2008 年12月,吾妻樂怡把英國廣播公司一份報告轉送給我。這報告詳述南美委內瑞拉一位音樂工作者過去三十多年的工作。這位先生名Jose Antonio Abreu,比我大6歲。1975年,Abreu先生在委國開辦了一項青年器樂計畫,三十年來碰上了多少不可星數的困難,但他鍥而不捨到今天,他已培育了 五十多萬位青年樂手,在委國每一個城市也開辦了青年樂團。他的成就受全球音樂教育工作者讚賞,多個比委內瑞拉富有得多的大國,現也效法Abreu先生,在 自己的國家推廣青年音樂訓練計畫。

這報告令我感受良多。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香港比委內瑞拉富裕,那麼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工作比委內瑞拉做得好多少?

過去5年,命運的手帶我重新投入青年音樂訓練活動。這實在是我的福氣。但天呀,我會再有30年去實現年輕時的夢想嗎?

「我應怎辦?」我問自己。

後悔和懷疑不合我的性格。天各一方,委國Abreu前輩已成功跑過的路,我馬上重新踏上。我決定創立一個新的慈善機構,以音樂訓練作工具,給香港青年人一個目標,培養年青人努力學習,力求上進。

就是這樣,香港和湛江兩個拉小提琴的公務員2003年的一次偶遇,與湛江第二十五小學的一次交流音樂會,促成了一個新慈善機構的成立。

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的活動範圍現已擴展到七個城市的10間學校。


蕭炯柱
創辦人
2009年3月


標籤: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6:48 0 個意見

 

 

Copyright © 2010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Designed by Sunny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