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炯柱博客

     返回

  炯柱博客 炯柱博客

目錄

 

封存

 

 
2013年1月11日
新界西北區管弦樂團(續)


        基金在天水圍的工作,現已進入第二個三年週期。2013年2月,我們將在毅智書院及伯裘書院開辦新的器樂訓練班。

        為什麼這個在天水圍排練的樂團以“新界西北區管弦樂團”為名?

        因為此樂團成員大部分來自新界西北區,包括天水圍、屯門、元朗,錦田及鄰近地區。

        每週,多個孩子到毅智書院及伯裘書院上器樂班,他們部分是兩書院的學生, 但有些學員來自其他學校。在此,我感謝毅智書院及伯裘書院兩位校長及老師們。你們願意開放校園,讓非本校學生的基金學員每週到貴校上課、排練,這種無私、高尚的情操令人敬仰。學員、家長及基金同事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德行。

        但新界西北區管弦樂團成員並非全部住在新界西北區。有兩位成員住在香港島:香港仔鴨脷洲及柴灣。這兩個孩子由家長陪同,每週六長途跋涉,花兩個多小時,跑足80公里,只是為了參加90分鐘的樂團排練。這兩位年青人及他們父、母那種毅力、勤奮及堅持令我衷心感動。我對孩子說:“太辛苦了。假如各位日後功課忙,來不了,我完全諒解。但只要你們願來,基金一定會支持你。努力吧!”

        有些晚上,工作完了,夜闌人靜,我會安靜地坐在桌旁,細想過去三年基金在天水圍走過的日子。

        到底是什麼驅使80多位中學同學每週接受管弦樂訓練那辛勞的挑戰?

        為什麼基金的導師和指揮們願意舟車勞頓,跑到天水圍這“悲情城市”授一課、兩課?

        為什麼基金的贊助人,願意出錢出力,支持基金遠在天水圍開辦一些成敗未卜的新計劃?

        為什麼基金如此幸運,在天水圍遇上了兩位願意開放校園,讓非本校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好校長?

        我未必能完滿地回應以上的問題。我想“音樂”這神奇的語言,肯定為基金的工作提供了關鍵性的動力。但無論如何,有機會參與過去3年的工作,能目睹新界西北區管弦樂團初步的成長,已是我的福氣。

        明天我將寫新的課題:“基金東區民族樂團”。

(待續)


標籤: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pm 9:11 0 個意見

 

 

 

 
2013年1月10日
新界西北區管弦樂團(續)


        天水圍訓練計劃開展了,我們對這衛星城市及新界西北區有了更深的認識。

        其實政府及社會服務團體在天水圍投放了豐富的資源,也為同學們提供了極佳的進修機會。  

        首先,學校校舍設備完善,師資優良,學校為同學們提供一系列多姿多采的課外活動,任君選擇。同學們有福了,隨便選3、4種不同的興趣班,碰碰運氣吧。好玩的,不用花太多努力的,老子一定報名參加!什麼?要我天天練習、要我吃苦頭?老子那會這樣笨!要我活受罪,要我聽那樂團指揮每週高聲的“訓示”?免了!老子寧願放棄。不學也罷。

        經過了三年的嘗試,基金“學精”了。我們改變了收新學生的政策。每年收到中一同學們加入基金訓練班的申請書,我堅持一定要會見每一位同學及他們的家長。我會老實不客氣地對他們說:“在中學才開始學樂器實在太辛苦、太困難了。我和基金的老師們樂意教導每一位有志苦學的同學,但也了解各位課餘時間極有限。請三思。你願意下苦功,與基金㩗手,一起踏上三年艱苦的道路,我們歡迎你、支持你。不然請你選擇參加其他興趣班好了。請你退團吧。”

        結果如何?當然,聽完這番話,部分同學知難而退。但仍有80多人留下,每星期“苦戰”。我非常珍惜這批學子。日後不論多困難、多辛苦,我和基金的領導會鼓勵、支持他們。十多歲的孩子,已有這樣的鬥志,新界西北區管弦樂團有希望了。

        到底是什麼激勵這批孩子留下來“苦戰”?

        是音樂、是基金的訓練模式。

        每天在家獨自練樂器,實在太乏味了。因此,同學們上課不到一年,只要能掌握基本技術,我們便鼓勵他們加入樂團,參加排練,在“師兄、師姐”的帶領下,一起排、演管弦樂曲。這種“以長扶幼、薪火相傳”的訓練模式,幫助不少新學員跨過了初學樂器必經的難關。同時,基金定期為樂團安排音樂會,讓同學們透過公開演出,一嘗成功演奏中、外音樂大師那扣人心弦樂曲所帶來的滿足感。一次小小的成功可能增強同學們的自信,激勵他們的鬥志,久而久之,同學們會自動自覺地努力求上進。到時,參加排練不再是苦差,而是賞心樂事。

        西北管弦樂團能生存三年,基金導師們功不可沒。他們每週跑到天水圍授課,幫助初學者克服困難那種愛心、恆心,實在令人敬佩。在此,讓我代表同學及家長們說一句“老師,謝謝您”!

(待續)


標籤: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am 12:14 0 個意見

 

 

 

 
2013年1月09日
新界西北區管弦樂團(續)


         第一,就讀天水圍伯裘書院及毅智書院的學生,最年輕也已是12、13歲的中學生。這把年紀才學管弦樂器?晚了一點吧!在香港島及九龍市區,不少小學早在一、二年級,已為同學們開辦器樂班,部分六年級學生更已完成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的課程。比較起來,天水圍的孩子起步慢了5、6年。還有,12、13歲的孩子正經過人生成長其中一個難關。由孩童變為年青人已是一項身、心的挑戰。在這期間,還要他們多受那些為了學樂器帶來的壓力,他們應付得來嗎?

         第二,天水圍離市區30公里,找老師非易事。不少老師寧願留在市區教學,不願舟車勞頓,浪費金錢和時間,跑到天水圍去授一、兩課。

         但作為青年音樂訓練基金領導,我們不會畏難。天水圍的孩子不能到市區學樂器,那麼我們便把服務帶進天水圍,看看能否做一點事好了。籌款活動、找老師、請指揮…… 一系列工作馬上開展,基金的器樂培訓班在2009年年底開始在天水圍毅智及伯裘書院上課。

         在天水圍工作了一段時間,我開始認識、了解住在新界西北區孩子的一些背景。

         基金部分學員活到十多歲仍沒有機會乘坐飛機,到外地觀光。對此我不感奇怪。但另一點令我百思不解、令我擔憂。幾位十多歲孩子,生活圈子離不開新界西北區,連香港島也未到過。不會吧!2009年,21世紀過了差不多十分之一,這情況怎可能發生?“整家週末乘車到香港島,來回車費太貴了,爸、媽付不起……”孩子說。這句話令我深感不安。車費太貴?在中環一頓晚飯,單是紅酒的費用,可能已足夠支付新界西北區一家人一整年週末到訪香港島的車資!香港不是亞洲最現代化、最先進的一個城市嗎?我們做錯了什麼?

         想不通?索性不想罷了。這壞消息只會驅使我們更堅定地在天水圍開展新的訓練計劃。面對天水圍的新挑戰,我們調整了基金收學生的政策。

         有些辦器樂班的機構,收生前會考核報名孩子的天資。孩子天賦音樂感,馬上收取他。天資差?不取錄。基金決定不採納這收生政策。我們以“有教無類”為前提。我們重視的,是孩子的誠意,是孩子的學習態度。沒天份的孩子,只要願意學習、練習,我們一樣悉心教導。但如果孩子不上課、不下苦功,無論天份多高,馬上被警告。屢勸不改,基金會取消他的學員資格。我們也改變了基金的培訓目的。我們不單是教孩子學音樂。我們以音樂為工具,培育孩子們“不怕苦、不畏難,一起努力求上進”的精神。

(待續)


標籤:

發貼者: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 @ am 12:13 0 個意見

 

 

Copyright © 2010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Designed by Sunny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