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炯柱博客

     返回

  炯柱博客 炯柱博客

目錄

 

封存

 

 
2009年12月23日
運氣?努力?還有甚麼?


運氣?努力?還有甚麼?(78)

1963年香港青年管弦樂團成立當年,樂隊殘缺不全。小提琴?分兩組,共30多人。中提琴?小貓三隻。大提琴?一 把也沒有;別說陪大提琴了。木管?三支笛;兩把單簧管。銅管?兩支小號;兩支伸縮號;一支圖號。合奏起來,有高音,缺中音,無低音。聽起來蠻怪的。為了演 出,文理女士請來了一批職業樂器老師,填補缺乏的聲部。但這不是長遠的解決方法。如何是好?到學校開新班,為中、長期播種,培養新樂手。

那 麼我們青年樂手排練時反應如何?我們完全不理會樂隊是否完整,也不理會誰是指揮,誰是老師,誰是外援。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廣了。排練的歌曲可能聽過一 部分,但是沒排練過、表演過。只要有機會排練、演出,我們已蠻高興、心滿意足了。職業老師跟我們一起練其實有好處。他們人數少,但水平高,絕對不會犯青年 人常犯的錯誤。

幾十年後的今天,在組織基金學校樂隊的訓練,我還不曾忘記年輕時代,在樂隊內跟老師一起排練、一起演出的經驗。老師那高水 平的示範作用,對日後慢慢成長的我,有深遠的影響。所以今天我不單鼓勵基金導師與學生一起排練和演出,我堅持採用這訓練手法,因為這也是為基金學生提供 「高瞻遠矚」機會的一個好方法。

文理女士當年也用了另外一種「以長扶幼、薪火相傳」的訓練模式。她帶著我,在不同的學校,如庇理羅士女子 中學及伊利沙伯中學等,開班訓練新樂手。文理女士不會久等。只要學生上了幾個月的課,她便命令學生進樂隊,不是參加排練,是要求學生坐在團員旁邊,幫師 兄、師姐翻樂譜,拿樂器。新學員就馬上有機會吸收樂隊訓練的經驗,更愈來愈希望能拿起樂器,參加排練,參加演出。孩子進步的速度極其驚人。有部分學生,在 這種培訓方式的引導下,學了一、兩年樂器,已能夠參加樂團,排演較簡單的樂曲。

我跟文理老師學習,共事10年。從簡單的樂隊樂曲開始,一 直演出到大師如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的大型交響樂,以至現代作曲家等各種的作品,得益良多。我和當年香港青年管弦樂團創團成員,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恩師悉心 的教導和栽培。

(待續)


標籤: 運氣?努力?還有甚麼?

 


提交評論


 

 

Copyright © 2010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Designed by Sunny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