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炯柱博客

      返回

  炯柱博客 炯柱博客

2009-06 - 目錄

 

封存

 

 
2009年6月30日
「貓」


「貓」3

 

今天介紹「金錢」。

「金錢」穿上了一件接近完美的毛大衣。他全身花紋工整,對稱。細看,你會看見他左、右肩膊各有一個像錢幣的花紋。

「金錢」最愛吃罐裝肝醬。他偶然也會願意吃些魚味貓餅,但一定要等到餓腸轆轆,他才會勉強屈就。「金錢」邊吃貓餅、邊高聲「miao……miao……miao」個不停,好像在投訴:「你不給我肝醬。我才吃這臭貓餅,但請記著:這不是我的最愛!蕭家膳食供應實有改善必要!」他叫聲又嘈吵又哀怨,有時我實在受不了!算了吧,人(貓)生苦短,讓他放縱一點又如何。

在家裡,「金錢」是最健談的一位。他觀察能力極強。他知道我們在餐桌坐下,機會便來了,馬上叫個、唱個不停。樂怡不受他那套,「金錢」便索性跑到我腳下,唱足五分鐘。我實在受不了,把晚餐一小部份分給他。最終我倆只有慘淡收場:「金錢」和我被樂怡教訓一頓。

「金錢」喜歡聽我放的HiFi音樂。他一聽到音樂便跑到我腳前,把頭伸進我的褲管,用鼻子前、後、前後的推,「miao, miao」地叫,直到我用手為他掃背,才安定下來。











(待續)


 

 

 


標籤: 「貓」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6月29日
「貓」


「貓」2

蕭家音樂來源極廣。

我倆愛聽電台廣播,每天收聽那些來自歐、美、中,台的流行音樂,也喜歡廣東話流行曲。我們是香港電台第四台古典音樂的擁躉。

樂怡喜歡彈鋼琴,一彈便到夜深。為了準備音樂會,我要背誦樂譜,便一面看著譜,一面重複聽HiFi播出不同演奏者演繹同一樂曲的CD。

我家貓兒對音樂反應截然不同。現在讓我遂一介紹他們吧。

這頭貓叫「黃子」。樂怡給他一個較美的名字 --- 「王子」。


「黃子」今年3歲。他最愛吃罐裝吞拿魚塊。他最恨的敵人是樂怡的樂譜。「黃子」的拿手把戲是把樂怡放在鋼琴上的樂譜一一推到地下去。「黃子」喜歡什麼音樂?我真不知道,但他一聽到琴音 --- 不對 --- 他一聽到任何聲音,「黃子」馬上找避難所。樂怡開始彈奏蕭邦那些悠揚,優美的旋律,「黃子」急步跑回安樂窩。聽到李斯特那些彭湃,激昂的樂句,他便驚頭慌腦地飛奔回老巢。


但你千萬不要誤會,「黃子」不是頭可惡的貓兒。他有他可愛的一面。大清早是他一天最光榮的時刻。我一步出睡房,「黃子」和全家的貓兒早在門外等候,高興地陪我走到飯廳,叫個、唱個不停。「黃子」不奈煩地走來走去,「miao miao」的叫,一直到早餐送上,他才滿意地按碟大嚼,一面吃,一面享受我掃他那黃白的大衣。












(待續)


標籤: 「貓」  ;   到底你如何訓練青年樂手?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6月24日
網頁面世


六月二十八日零時,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網頁正式面世。

網頁成功面世全賴幕後三位功臣不斷的努力。基金行政總裁黃樂怡日以繼夜工作,設計了網頁的架構及內容。施立儀小姐就網頁構思提供了良多寶貴的意見。尤弘剛為網頁完成了全面的技術支援。對三位的努力,讓我說一句「謝謝!錫哂你……」

我將為網頁開始寫一篇時段的故事,命名「Cats!」「貓!貓! 」

貓兒和音樂如何拉上關係?一言難盡。請看吧!


標籤: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6月18日
「貓」


「貓」1

對。以後十天我將寫「貓」的故事。對,是「貓」,但不是Andrew Lloyd Weber那「貓」音樂劇。是我家的貓,及他們的音樂教育。

蕭家貓兒多了,但我從來沒有到過寵物店買小貓。我家只有自來貓,全來自一隻名叫「小白」的小母貓。「小白」九零年代初到我家,住在花園裡。她全身白色,有些黃花點。

「小白」喜歡我的花園,更愛車房內汽車引擎產生的暖氣。我多次嘗試捕捉她,為她絕育,但她健步如飛,別說我了,連康樂園內所有馬路上的汽車也不是她的競跑對手。我不用餵她,天生天養,她活得快樂,自由,無拘無束,轉眼便由一個「小白」毛球,長大成為亭亭玉立的少女貓。

2001年我到加拿大,住了十八個月。2003年我回到香港,心想「小白」早已離家了吧。

我錯了!「小白」仍住在花園及車房。她生了三隻可愛的小貓,三隻和「小白」一樣活潑的小精靈。捕捉他們?妄想!你這老骨頭那有小貓們那嬌人的速度。你還沒追到門口,小貓已跳到鄰居屋頂上去了。

跑不過你們?好,看我的!我和樂怡每天觀察,看見「小白」肚皮又漸漸脹大了,便作好準備。下一胎小貓一出生,我倆已佈下天羅地網。成功了!那些小鬼頭終於落網。好,送你們到獸醫診所,好好絕育吧。但帶回家馬上便捨不得趕走他們。算了吧,養活你們吧!
小貓們就這樣成為蕭家的孩子,開展了他們的音樂教育。


標籤: 「貓」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6月06日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和我




「你為什麼這樣支持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有人問我。

算是緣份好吧。

今年到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有點像回老家:一個結緣四十多年的老家。六零年代,我曾當過香港青年管弦樂團義務導師。樂團派我去授課的第一間學校就是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庇 理羅士女子中學給我帶來很多回憶…學校的走廊、樓梯、鈴聲 — 一切都好像沒改變…我彷彿仍是四十年前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夥子…我懷念當年陳校長和她的同事為創辦學校管弦樂團所花的心血…我永遠不會忘記香港人走過 那些奮鬥、艱苦的日子…老天呀!四十多年就這樣過去了嗎?

時間過了,但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良好的傳統尚存。今天的中樂團及管弦樂團成熟多了,同學演奏水準提升了!和她們練習及演出實在是很美好的經驗。

香 港青年訓練基金現正資助分佈在國內、香港、澳門、星加坡及馬來西亞的十間學校,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是其中一間。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中樂團及交響樂團將於 2009年十二月及2010年一月到星加坡及馬來西亞與基金支持的三間學校:歐南中學、華僑中學及居鑾中華中學,舉行交流活動,及一起演出。

我謹代表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同事,感謝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何鳳屏校長、麥 老師、黎銘銓老師及鄭旭老師為了籌備今天音樂會所作的努力。

我感謝二胡演奏家邵琳女士擔任梁山伯、祝英台協奏曲的獨奏者,也感謝香港青年音樂協會中樂團團友們為了演出這大型作品,不辭勞苦,參加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中樂團的排練及演出。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中樂團及交響樂樂團團友們,謝謝你。能和你們一起排演Elgar、Walton、陳剛、何占豪及喜多郎的作品,實在是賞心樂事。

請各位欣賞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同學美妙之聲。


標籤: 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   音樂會  ;   蕭炯柱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2009年6月05日


你為什麽成立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有人問我。
我好像被一股力量驅使,一定要完成此事。
誰驅使你?
部分力量來自與我一起創辦基金的志願人士,但命運彷彿已註定了我一定要踏上這路。
那你們是否因為要推廣音樂教育而開始合作?
音樂?音樂肯定是部分元素,但話説回來,部分基金創辦人並非音樂界人士。
你的話太玄了。你們到底怎樣開始這音樂義工的合作?
好吧,好吧。請聽我道來。


音樂是我成長的伴侶。我的父母及祖父母熱愛古典音樂。年幼時,在我還未能分辨什麼是管、是弦的時候,父親已堅持我要學小提琴;妹妹受命學鋼琴,而弟弟就被送到大提琴老師的授課室去。爲何蕭家孩子們要學三種不同的樂器?父母要我們定期在家演奏室樂!

1964年,我加入香港青年管弦樂團。1966年我成爲樂團首席。1968年,過了21歲生日,我「退休」了,但我實在太喜歡在青年樂團的日子,便決定留下來,當青年樂團的義務導師。

喜 歡音樂是一回事。但我從來沒把音樂當為終生事業。六零年代,香港沒有職業交響樂團,而我早在1966年2月便開始了36年公務員的生涯。工餘我參加了一些 與音樂有關的義務工作,部分是緣份的驅使(請看香港青年音樂協會35周年紀念音樂會場刊內以「緣」為名的文章),但也因爲音樂是我生命路途中的一個避難 所。無論生活擔子多重,困難多大,我仍可以在音樂這無疆世界裡找到一個暫避苦困的安樂窩。

2002年我退休了。當了三十多年公務員,我不想再做全職的工作。

2003年,我接到一位在位時認識的中國幹部來電「蕭先生你好。近況好嗎?我希望請你到我家鄉一遊。」

「謝謝您。我樂意到訪。」我說。「請問您家鄉在。。。。。。?」

2003年12月,我乘飛機到廣東省湛江市。接待我的是陳志雄局長。他帶我遊覽了湛江這個美麗的海港城市。

吃完了晚飯,我問陳局長:「你當湛江市幹部前任何職?」

「我拉小提琴,是湛江民間藝術團的團長。」陳局長說。

下一次再見陳局長時,我倆不再談公事了。以小提琴會友是件多美好的賞心樂事!我們拉了不少小提琴合奏曲目,包括巴哈的D調雙小提琴協奏曲。

2004年三月,香港青年音樂協會在香港大會堂舉辦30周年紀念音樂會,作爲創會會員,我樂於出席,也邀請了剛在香港舉行招商會的陳局長,作音樂會的嘉賓。

音樂會結束,陳局長說:「唔,這樂隊水準不錯。蕭局長,你們會否考慮應邀到湛江市演出?」

「謝謝你。此乃求之不得的好事。」我說。「讓我們好好準備,明年復活節假期到湛江演出。」

過了三星期,陳局長再來電。「蕭局長,你能否再來湛江?我們有一間小學,辦了一個民族樂團。你來聽聽孩子們的演出好麼?」

我再到湛江,聽完了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學排練,馬上找陳局長。「好極了。小朋友水準很高,在香港我沒聽過有這樣水準的小學民族樂團。陳局長,我有一個希望。明年我來湛江時,可否讓香港青年音樂協會樂團和湛江第二十五小學樂團一起演出?」

2005年3月,香港青年音樂協會中樂團訪問湛江,與湛江第二十五小學民族樂團合作,為三千觀衆舉行了一場音樂會。次天在澳門演出,並與澳門培正中學交流。

以後的幾年,這類青年音樂交流活動接踵而來。湛江第二十五小學留給我深刻的印象。2005及06年,我邀請小朋友們兩次來港,在香港培僑中學表演,也在元朗大會堂音樂廳與香港三間小學舉行了港、湛學生交流音樂會。

年 青人連串的音樂交流活動給我帶來了美好的回憶。我恍彿回到六零、七零年代,再一次感受到和青年樂團團友們巡廻演出時那快樂的光景,重溫了訓練年青人所帶來 的成功感,也再一次鞏固我多年做音樂義工的一些信念:學樂器對年青人其實是一種挑戰。初學時那些噪音實在太難受了,孩子們幾經辛苦才學會基本功。但神奇的 是———過了這痛苦的日子,年青人進步神速。他們掌握了基本功後,信心和演奏音樂的喜悅溢於言表,不但不再害怕練習,更樂意接受新樂曲的挑戰。

訓練湛江第二十五小學及舉辦青年音樂交流活動重燃了我對培育年青樂手的興趣及信心,看見孩子們的進步,我決定把青年音樂交流活動推廣到香港及湛江以外的地方,也開展了2006-2008年一連串的交流活動。

這四年間,有四個朋友給我關鍵性的支持和鼓勵。

第 一位是陳文龍先生。陳先生是培僑中學舊生,也是2005年湛江第二十五小學民樂團訪問香港的贊助人。他看到第二十五小學同學們在培僑中學成功的演出,決定 繼續支援及贊助青年音樂交流活動。2006年,陳文龍先生、范威廉律師及幾位熱心人士成立了一個新的慈善團體———香港音樂交流基金活動。基金負責人出錢 出力、培育下一代的熱忱,令我深感敬佩。

第二位是我新加坡同事Edmond Siah先生。透過Edmond的介紹,我認識了新加坡幾間學校校長,開始了2006-2008年一系列香港與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青年音樂交流活動。

第 三位是香港高雷中學王雙琴校長。王校長2005年參加了香港青年音樂協會訪問湛江及澳門之行後,決定邀請青年音樂協會支援高雷中學成立民族樂團。這活動極 成功。高雷中學民族樂團成立於2006年,成員們不單參加校內表演活動,2007年接待了新加坡歐南中學民樂團,在高雷中學舉辦交流音樂會。2008年 12月,高雷中學民族樂團訪問新加坡,與歐南中學及馬來西亞居鑾中學民樂團在新加坡華樂團演奏廳作交流演出,場面令人感動。

第四位是普雲創意教育基金創辦人鍾普洋先生。2008年12月11日,在一個偶然的場合,我向鍾先生介紹了我辦的青年音樂訓練計畫。鍾先生馬上回應:「Gordon,你這主意好極了,好極了,好極了!好好去幹吧。我會以普雲創意教育基金支持你這項工作!」

到了2008年年底,我已把青年音樂訓練活動推廣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但做這工作時,我只是隨機應變,沒有一套全面的計畫。

一項新聞報導令我睡醒了!

2008 年12月,吾妻樂怡把英國廣播公司一份報告轉送給我。這報告詳述南美委內瑞拉一位音樂工作者過去三十多年的工作。這位先生名Jose Antonio Abreu,比我大6歲。1975年,Abreu先生在委國開辦了一項青年器樂計畫,三十年來碰上了多少不可星數的困難,但他鍥而不捨到今天,他已培育了 五十多萬位青年樂手,在委國每一個城市也開辦了青年樂團。他的成就受全球音樂教育工作者讚賞,多個比委內瑞拉富有得多的大國,現也效法Abreu先生,在 自己的國家推廣青年音樂訓練計畫。

這報告令我感受良多。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香港比委內瑞拉富裕,那麼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工作比委內瑞拉做得好多少?

過去5年,命運的手帶我重新投入青年音樂訓練活動。這實在是我的福氣。但天呀,我會再有30年去實現年輕時的夢想嗎?

「我應怎辦?」我問自己。

後悔和懷疑不合我的性格。天各一方,委國Abreu前輩已成功跑過的路,我馬上重新踏上。我決定創立一個新的慈善機構,以音樂訓練作工具,給香港青年人一個目標,培養年青人努力學習,力求上進。

就是這樣,香港和湛江兩個拉小提琴的公務員2003年的一次偶遇,與湛江第二十五小學的一次交流音樂會,促成了一個新慈善機構的成立。

香港青年音樂訓練基金的活動範圍現已擴展到七個城市的10間學校。


蕭炯柱
創辦人
2009年3月


標籤:

張貼於: am 12:00 0 回應

 

 

Copyright © 2010 Music for Our Young Foundation.Designed by SunnyVision.